|  | 
 
| 
 寻乌县作协“戊戌端午” 诗词歌赋集 1.端午的味道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文/钟琼 
 深山是一片箬叶 在盛夏来时,转成俗成的斗 
 人们以纪念为名 用它包起糯米的白与故事的碱 在灶头上,一年又一年 把信仰蒸香 
 我最喜欢它包着的 母亲的味道 那细长的绳子上绑住的结呀 倾漏的温柔与怀想 
              2018.06.09 
 2. 裹紧的粽子           文/刘传启 
 菖蒲和艾草把思念插上门楣 炊烟便凝固在字行间 
 我读着《九歌》洒落的诗行 看浪花打湿两岸的灯火 
 一匹烈马嘶鸣奔驰 在大江深处 汹涌着热血,正义,坦诚 沉睡绝不会风平浪静 
 风帆升起的地方 灵魂和肉体的会撕打 一身卑贱的铮骨,把江心横渡 
 裹紧的粽,挣脱向水而生的桨板 听疼痛依稀 从远古的《离骚》传来 3.端午随感          文/严景新 
 采撷一束兰草 沐浴千年,经典轮回里 回忆碾转汨罗江,呜咽成殇 吴越之地,看龙舟竞渡 
 那一年梦回楚天,祭祀端阳 龙图腾的传说,一浸漫园 
 屈子沉吟至今 心如刀割,问苍茫大地 哪一年的五月五啊 用生命篆刻誓言 
 何曾《天问》,哪能《离骚》 用楝叶包裹的思念 扎紧彩丝,缠绕着那一坛 浓郁雄黄酒 一并倒进翻卷的浪 只为了一曲肝肠寸断 潰落无边的泪沾 
 4.端午          文/赵书周 
 五月,又闻粽香 香飘汨罗江,江波荡 荡出一冤魂,魂系今朝 朝闻《九歌》,歌声切 
 思念,念不动《楚辞》 辞别故国,国疾民苦 苦苦思索,索声《天问》 问不清恨别愁离,《离骚》一曲 曲尽人归 
 5.端午          文/刘建家 
 江上的龙舟载满了芳香的粽子 鼓声振憾中抛下了思念 
 那情怀,无言感慨 龙舟掀起了江面的愁容 
 呐喊着的鼓手 用尽丹田之气,诉说那段悲壮 
 
 6.端午         文/赖永洪 
 今年的五月五 风景仍与往年同,心难再激动 
 除几个多情的骚客吟《天问》而暗自情伤 众生只爱箬香的粽肉 
 江上的龙舟,正竞风流 鼓声、呐喊声,桨手与看客一起疯 
 岸头的鞭炮与香烛才是主角儿 佑这方水土丰衣粮足 7.粽子情        文/汪秋生 
 三升糯米裹粽粽 又有食又有送 客家童谣传唱几百年 
 农村的端午 已经淡了屈子的悼念 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恋 
 妇娘们 把积蓄四个月的能量 用箬叶包裹沉甸甸 
 探妹家 背娃携眷   向早在村口翘首的爸妈 甜甜道一声  幸福康健 
 
 8.粽子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文/钟起炎 
 从市场上自吹者的笼子里 把她解救回来。 到家,确定安全后, 我们马上给她松绑, 不忍心她继续受伤。 
 在读二年级的儿子好兴奋: 这是屈原的一颗爱国心啊! 妻子则不停地给我讲起了, 外乡母亲的那双灵巧的手。 我沉默。因为边上早没有了童伴, 而今我们都各奔四方。 
 我的二娃还在吃奶,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粽子。 跟我们这些什么吃货比, 他的笑,忽然有点意味深长。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018.06.13   9.端午偶感              文/夏愚 爱国 从来就是一个辉煌的字眼 忧愤的屈子纵身一跳 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节日 也让这个字眼 有了新的注释 端午临近 我咀嚼一个没有沾糖的粽子 慢慢品味着 那一丝苦涩 
 
 10.端午(新韵)             文/弦月 
 炊烟绕绕石黄香, 梅雨丝丝箬叶殇。 又是一年端午至, 遥闻乡鼓忆平郎。 
 11.端午(新韵)           文/严健凤 
 悠悠箬粽香,五月划舟忙。 千载湘江泪,哭声振远方。 
 
 12.端午节           文/廖燕英 
 糯米大红枣芬芳  洇进  梦里   娘的箬叶飘落  谁的指端上的端午 氤氲出诗的味道 
 我的心裏满苍翠 飘逸一缕温馨 苇绳缠绕的思念 抱紧父亲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
 生活的韵味无不在品赏,在酝酿 潜藏于眉间的凝望 在流转的光阴里弯曲  拉长   
 13.端午歌        文/刘华林  
 端午近兮吃粽子,谁在汨罗江上愁 雨还是如期至,呜咽依旧 独自莫天问,小儿笑离骚 只有划龙舟,划龙舟...         吃粽子兮端午休,三日乐来三日游 雨还是会停歇,庸者无忧 生遭君王弃,死系万民心 屈子江中留,江中留。 14.雄黄酒           文/青梧 
 不喜龙舟,不会裹粽 恋酒加雄黄 不解《天问》,不懂《离骚》 念仙与传奇 雄黄能驱虫蚁,驱不走情真白素贞 诗词能解心郁,解不清世间痴心人 来!将酒满上 邀心中的明月干杯 来!再满上 就着世间的惆怅饮下    醉!怕什么 现了原形又何妨 
 | 
 |